|
連白沙屯媽祖起駕出巡活動,也可看到罷藍團體拉連署的身影。(中評社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5月6日電(記者 張嘉文)民進黨與親綠民間團體聯手發動全台罷免中國國民黨立委行動進入第二階段,各地“罷藍團體”紛紛送件,宣稱“成效豐碩”、連署“超標達成”,對罷免情勢極為樂觀。但近期全台各地接連爆出街頭衝突,台灣社會愈來愈趨向極端對立,而這樣狀況對於綠營來說卻是好消息,因為社會愈撕裂,對立愈強烈,綠營選票就愈鐵、基本盤愈能被催出來,對藍營來說則相當不樂觀。
以近日網路瘋傳的影片為例,罷免國民黨新北立委羅明才團體在街頭宣講時,傳出和不同意見者搶麥、推擠等激烈衝突,警方當場介入。一年一度的苗栗白沙屯媽祖起駕,苗栗罷藍團體為了搶連署數,也跑到白沙屯車站外設連署站,引來反罷民眾怒嗆。其他選區也不平靜,罷團在各地街頭高分貝叫陣,支持者互嗆衝突頻傳。
這些都讓社會對立情緒拉到滿點,連街頭的公共空間都變成政治戰場,但越多衝突、越多仇恨,就越能刺激綠營鐵粉到時候出門投下罷免票。
另外,配合罷免的宣傳影片,一名小孩在鏡頭前哭著質問父親“‘國家’亂七八糟,我念書有什麼用”,用孩童話語包裝政治訊息,目的就是要引導看到影片的民眾,將生活不滿轉嫁給藍營立委,出門投下罷免票,而這樣的宣傳正是為了強化綠營群體認同與敵我意識,催出已經預設立場的選票。
而這一切操作的根本邏輯,就在於台灣現行罷免制度的門檻設計。依規定,只要總選舉人數的25%投下同意票,且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即可通過罷免案。在大多數立委選區,這門檻約略落在六、七萬票上下。
這意味著,綠營只要動員基本盤就有機會翻盤,因民進黨的支持結構本就穩定,從去年大選來看約莫佔四成,不管綠營這些年歷經多低的聲勢,這鐵打的四成幾乎沒怎麼動搖,所以罷面低門檻的制度設計,對綠營而言是如魚得水,屆時投票只要在野的藍白選民稍有冷淡,結果就可能是少數人罷免掉多數人選出來的立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