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2日電/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13日至16日訪問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聯酋三國。
新華社報導,各方披露的消息顯示,特朗普此行的主要訴求是加強美國與海灣三國間的經貿合作,試圖吸引三國擴大對美投資。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希望通過此行在中東談成“大生意”,同時以此緩解國內面臨的執政壓力,也反映出特朗普政府的中東政策處境尷尬。
此訪重點錨定“生意”
美方近來就特朗普中東之行釋放的多種信號大都圍繞“生意”和“大單”。自1月就任以來,特朗普政府一直試圖在中東地區為美國“拉投資”,海灣國家被特朗普政府視為“創收”的重要來源。今年1月,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在與特朗普通話時表示,沙特計畫在今後4年對美投資6000億美元;特朗普隨後表示,希望沙特的投資額擴大到1萬億美元。
美方官員日前表示,特朗普此行將與海灣三國討論投資和經貿合作等議題,預計將宣佈達成多項協議。據法新社報導,相關協議會涉及防務、航空、能源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另有媒體報導說,美國將與沙特簽署一項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的軍售大單。此外,卡塔爾正在與美國波音公司商談,可能敲定購買約100架客機的訂單。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名譽會長理查德·哈斯表示,特朗普此訪中東的重點是“生意”。美國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中東和北非研究主管菲拉斯·馬克薩德也認為,美國的經濟利益是特朗普訪問這三個海灣國家的主要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