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庫匯聚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港澳台同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與路徑
http://www.crntt.tw   2025-05-05 00:06:31
  中評社╱題:港澳台同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與路徑 作者:林子榮(廈門),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所副教授、閩江學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員;陳浩宇(廈門),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碩士研究生;王複俊(廈門),通訊作者、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港澳台同胞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共同開拓中國遼闊疆域、共同締造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同書寫悠久中國歷史、共同創造燦爛中華文化、共同培育偉大民族精神。引導港澳台同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助於增強港澳台同胞的使命感、歸屬感、榮譽感。當前,囿於港澳台地區與大陸(內地)在意識形態、規則標準等方面存在差異,加之受分裂勢力及其行徑影響,港澳台同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應進一步強化經濟上的相互依存,促進產業鏈供應鏈互嵌式發展;進一步強化情感上的相互親近,以更大力度破除准入壁壘、打通融合堵點,拉近港澳台同胞與大陸(內地)各族同胞的情感距離;進一步強化文化上的兼收并蓄,充分挖掘和有效運用港澳台地區彰顯中華民族共同性的歷史史實、考古實物、文化遺存。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民族工作領域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提出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標志的一系列重大原創性論斷,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動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2024年4月1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京會見馬英九一行時提出“四個堅定”,即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堅定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堅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這一重要論述中,習近平總書記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民族工作領域的重大決策部署延伸至港澳台工作領域。這對於做好新時代港澳台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港澳台同胞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華民族共同體是各民族在共同開拓中國遼闊疆域、共同締造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同書寫悠久中國歷史、共同創造燦爛中華文化、共同培育偉大民族精神的歷史進程中融聚而成的民族實體。①這一概念充分彰顯中華民族的統一性、共同性與不可分割性,突出強調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港澳台同胞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港澳台同胞是有為的參與者和有力的推動者。具體而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港澳台同胞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共同開拓了祖國疆域,共同維護了國家統一。中華各民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荊斬棘,共同開發了中國的錦綉河山。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都對今日中國疆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香港出土的商代玉製禮器及周代青銅禮器,反映中原地區的禮制及文化在商周時期便已傳到香港。澳門出土的彩陶、玉器、石斧等文物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同類文物屬於同一文化系統,說明早在新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已在澳門一帶活動。在秦朝時,港澳地區便納入中央政權的管轄,隸屬於南海郡番禺縣。中國人也最早開發治理了台灣,1700年前的中國歷史文獻《臨海水土志》對此就有所著述,這是世界上最早記述台灣的文字。②公元3世紀和7世紀,三國孫吳政權和隋朝政府都曾先後派萬餘人去台,從17世紀開始,中國人開發台灣的規模越來越大。從元朝開始,中國歷代政府便先後在台灣設立行政機構,對台灣進行有效管轄。港澳台同胞不僅是中國遼闊疆域的開拓者,也是中國遼闊疆域的守護者。近代以來,港澳台同胞反抗殖民壓迫,維護領土主權,追求國家統一,有力維護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

  其二,港澳台地區歷史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各民族在共創中華的歷史實踐中,形成了共同而持久的歷史記憶。共同歷史記憶是中華各民族集體記憶通過接觸和交融而最終整合而成的所有共同體成員共同享有的時空記憶,中華民族共同體也因為有各民族共享的歷史記憶才得以被普遍認同。因此,共同歷史記憶是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重要因素,對共同體的建設與發展發揮著積極作用。港澳台同胞與大陸(內地)各族同胞在長期交流交往交融過程中,共同塑造了各民族共享的整體記憶。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漫長歷史記載著中華兒女秉持“篳路藍縷,以啓山林”的開拓精神開發、建設港澳台地區,記載著港澳台同胞與大陸(內地)同胞共同反抗外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記載著港澳台同胞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并且作出獨特而重要貢獻,也記載著“一國兩制”在港澳的成功實踐以及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深入推進。港澳台地區的歷史雖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從根本上說其所展現的是中華民族開疆拓土、繁衍生息的歷史,是中華文化開枝散葉、播遷發展的歷史,也是港澳台地區融入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共同歷史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三,港澳台同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傳承者、傳播者、開拓者。中華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相輝映和互鑒融通,造就了中華文化的歷久彌新,夯實了中華文化自信的根基。港澳台地區雖然都曾長期遭受外國殖民統治,但是在民族浩劫與殖民高壓下,港澳台同胞仍堅守民族立場,賡續中華文脈,并且搭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港澳地區與廣東同屬嶺南文化的核心區域,粵劇粵曲粵語粵菜在港澳地區得到很好的傳承和發揚,嶺南傳統建築廣泛散落在港澳地區的街頭巷陌。與此同時,西方近代思想文化、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通過港澳傳入廣東,繼而擴散到內地,使嶺南文化“得風氣之先”,在近現代中華文化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華文化也通過港澳走向世界。在台灣地區,中華文化薪火相傳,枝繁葉茂,熔鑄在台灣同胞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思想情感之中。中華文明的包容性也使台灣同胞在面對不同民族和文化時能够保持平等和尊重的態度,博采衆長、兼收并蓄,形成了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

  其四,港澳台同胞是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體力量之一。面對近代亡國滅種的空前危機,港澳台同胞的民族意識和家國情懷從根本上被激發了。廣大港澳台同胞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共禦外侮、同赴國難。抗戰期間,港澳同胞積極支持祖國的抗戰事業,多次組織募捐活動,籌集資金、軍需品和藥品,慰問前綫將士,醫治傷員,賑濟難民,營救愛國民主人士,生動詮釋了愛國主義精神。甲午戰爭失敗後割台消息傳到台灣,全台軍民激於義憤,萬衆一心,奮起抵抗,表示“願人人戰死而失台,決不願拱手而讓台”,決心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在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的50年間,台灣同胞從未停止過反抗侵略的鬥爭,湧現了一大批抗日志士,包括被稱為“客家三傑”的吳湯興、姜紹祖、徐驤以及被稱為“閩南三猛”的簡大獅、林少貓、柯鐵虎等,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氣節。港澳台同胞與全國各族人民一樣,都是培育、繼承、發展中華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傳統的主體力量,并且將其深深融入自身的血液和靈魂。

  二、港澳台同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中華民族共同體這一歷史客觀存在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過程中形成的中華民族共同心理意識,即對中華民族的最高認同及由此產生的對中華民族的使命感、歸屬感、榮譽感。③當前,引導港澳台同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有助於增強港澳台同胞的使命感。國家統一、民族復興,是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理想和歷史使命。港澳台同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其一就是增強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充分認清台獨“港獨”等分裂勢力及其分裂行徑的極端危害性、破壞性,堅守民族大義,順應歷史大勢,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與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的犯罪分子劃清界限,以實際行動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其二就是增強投身民族復興偉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充分認識民族復興與港澳台地區的前途、港澳台同胞的福祉緊密相連,以更積極的姿態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其三就是增強文化使命感,肩負起繼承、發展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神聖責任,做中華文化的“代言人”“傳承人”。

  二是有助於增強港澳台同胞的歸屬感。首先,民族意識的核心是民族認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④中華民族是具有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的人們共同體,在今天主要包括具有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的大陸各族同胞、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台灣同胞以及海外僑胞。引導港澳台同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強化港澳台同胞對於身為中華民族一分子的認同。其次,文化認同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神本質,是最深層次的認同。引導港澳台同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強化港澳台同胞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抵制文化虛無主義,進一步堅定中華文化自信。最後,政治認同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屬性。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蘊含著國族一體的理論。⑤因此,港澳台同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也就意味著具有國家認同意識,承認“中國人”的身份,堅定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

  三是有助於增強港澳台同胞的榮譽感。每個民族和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榮譽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幫助各族同胞尋找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發展歷程中長期積澱下來的值得引以為豪的精神財富,并且加以繼承和發揚。因此,港澳台同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一方面就是要深入瞭解中華民族的形成脈絡、發展歷程、輝煌成就,喚醒共同歷史記憶,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另一方面就是要瞭解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在各領域所取得的顯著成就,特別是“一國兩制”這一偉大創舉在港澳地區的成功實踐,展現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美好前景,增強作為共同體成員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