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庫匯聚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包承柯:賴要蓄意改變歷史絕無可能
http://www.crntt.tw   2025-05-17 00:09:16
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5月17日電(記者 盧哲)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日前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賴清德在所謂“歐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的講話,顯示其政治本質是台獨分裂,為實現其台獨分裂的政治目標不惜搭建所謂的顛覆歷史的台獨史觀。包承柯強調,賴清德蓄意要改變歷史的基本認識是絕無可能的。

  近日民進黨當局舉行所謂“歐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賴清德在講話中刻意強調“歐戰勝利”,忽略中華民族抗戰勝利,歪曲二戰歷史。包承柯在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日本自甲午戰爭以來在亞太地區為非作歹進行擴張,引起全世界人民的憤怒。最終全世界人民聯合起來,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建立了消除日本軍國主義後的戰後秩序。今天亞太地區國家關係的基本架構是來自於戰後秩序所構建的。因此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還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包承柯指出,亞太地區戰後秩序的核心要素是:消除日本軍國主義的土壤,把日本長期侵占的中國領土台灣和澎湖列島交還給中國,日本國土僅限於四大島(本州、北海道、四國和九州)之內。這是亞太地區戰後秩序的最為重要的變化。賴清德最近關於“紀念歐戰勝利”的講話,有意無視亞太地區反對日本侵略者的正義鬥爭,歪曲歷史,實際上是在粉飾日本軍國主義的惡劣行徑,是他想構建有悖於中國人民的利益、有悖於世界人民的良知和共識的台獨分裂史觀的一個嘗試。

  包承柯表示,中國人民經歷了15年的長期抗戰,終於戰勝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瘋狂擴張。同時,中國人民即使是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不惜犧牲,以巨大代價幫助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共同戰鬥。中國軍隊在緬甸、在東南亞地區的抗日對於打擊日本侵略發揮了關鍵的作用。因此,日本軍國主義在亞太地區戰敗也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共同聯合鬥爭的結果。而開羅會議的舉行和開羅宣言的發表就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團結的重要標誌,正是有了世界各國力量的共同合作給予日本軍國主義致命的打擊,《開羅宣言》奠定了台灣回歸中國的政治基礎。這是戰後秩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國人民為抗戰付出無數生命而獲得的勝利成果。賴清德當局企圖依靠其在台灣的權力,完全無視中國人民在二戰中所付出的代價,甚至想更改二戰後的勝利果實,構建台獨分裂的史觀,為台獨分裂製造空間,實在是蚍蜉撼大樹,痴心妄想。

  包承柯說,實際上,台灣當局最害怕的就是《開羅宣言》。“在這一宣言中,台灣地位清晰無比,就是在二戰勝利時,台灣依據《開羅宣言》回歸中國,被中國政府所管轄。我們必須清晰指出,1949年中國政府的主體代表性發生了更迭,中華民國政府被推翻,台灣自然而然就屬於中國政府的合法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合法管轄下的一部分。這一變化是中國政治發展的必然,就像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中華民國政府承繼了清王朝所有領土主權的權益一樣。1971年聯合國大會還通過2758號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16年之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在這樣的法理背景下,現在的中國政府當然對台灣具有法理的管轄權。”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