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2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邊看邊流淚,親情深似海,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中國人是有根的!這就是兩岸一家親的有力證據”“回家真好,統一祖國更好”……隨著東南衛視推出的兩岸尋親尋根系列公益紀實節目《艾在歸途》第一季熱播,許多兩岸觀眾都被台灣同胞尋根謁祖的赤誠深情所感動。
近日,《艾在歸途》第一季研討交流活動暨第二季啟動儀式在福建福州舉辦。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唐永紅表示,節目所體現的真誠和情意,有直抵人心的力量,引發了兩岸同胞共鳴。
這是一檔應台胞訴求而生的節目。
“70年來,我沒有見過家鄉人,年紀大了,我才感受到什麼是‘葉落歸根’。我必須要瞭解一件事:我究竟從何而來?這一次,算是我最後一次的尋親之旅吧。小艾,我要把尋親的任務委托給你。”
這段發自肺腑、帶著濃濃渴盼的委托,是已故台灣時事評論員張友驊生前向福建省政協委員、《艾在歸途》制片人艾珂竹發出的。艾珂竹說,福建是台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在工作中時常會收到台胞的尋親求助,大量台胞都僅知道自己的祖籍在大陸,卻找不到尋根謁祖的渠道。“在多方的共同支持和推動下,《艾在歸途》節目應運而生,以10段真實的尋親、尋根故事,直觀展現兩岸同胞割舍不斷的血脈親情。”
節目以全紀實拍攝的方式,記錄呈現張友驊、郭正亮、蔡正元、李孔智等10名台灣同胞跨越海峽尋親尋根故事,在一場場兩岸宗親跨越時空的團聚中,體現兩岸共同的文化記憶與精神歸屬,彰顯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在節目組的幫助下,不久前,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李孔智回到山東老家,回到父親生長的地方,見到大陸的親人,難掩心中激動。“我蹲下來摸了摸土地,再仰望著天空,心想,如果有穿越時空這種事,那麼,我所仰望的應該是跟我爸看過的同一個天空吧。”
台灣時事評論員蔡正元以“一輩子最奇特的際遇”來形容自己回到福建泉州晉江祭祖時的感受。“我家先祖赴台時,台灣還是一片荒野。沒有中華文化的支撐,沒有從福建跨海而去的資金和人力,不可能有今天的台灣島。對於福建的先祖,我們更要懷著感恩之心。”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