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4日電/據中國青年報報導,“第一次感覺到,我跟大陸聯結得這麼強。”台灣時事評論員郭正亮回到祖籍地漳州角美祭祖,在當地族親的簇擁中情緒高漲。近日,《失散百年 斷線重續——郭正亮尋根之旅》播出,為兩岸尋親尋根系列公益紀實節目《艾在歸途》第一季畫上句號。
一檔應台胞訴求而生的節目
“能夠動用的人脈關係我都動用了,我的挫折感是非常深的。70年來,我沒有見過家鄉人,年紀大了,我才感受到什麼是‘葉落歸根’。我必須要瞭解一件事:我究竟從何而來?這一次,算是我最後一次的尋親之旅吧。小艾,我要把尋親的任務委托給你。”
這段發自肺腑的委托,是已故台灣時事評論員張友驊,生前向福建省政協委員、《艾在歸途》制片人艾珂竹發出的。他是《艾在歸途》第一期節目的主人公,苦尋祖籍地30年而不得,到了古稀之年越發覺得時間緊迫。
他不是向艾珂竹提出尋根尋親請托的第一人。
“福建是台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我們時常能夠收到台胞的尋親求助,大量台胞都僅知道自己的祖籍在大陸,卻一直找不到尋根謁祖的渠道,”艾珂竹說,“我將台胞尋親的背景資料與情況進行整理之後,向福建省政協提交了提案:希望能夠建立統一便捷且充滿人文關懷的台胞尋親平台,打造多部門協同辦理的運作機制,為這些想要找到親人、家族、宗祠的台胞提供服務。”
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艾在歸途》誕生了,以10段真實的尋親、尋根故事,直觀展現兩岸同胞割舍不斷的血脈親情。
除了張友驊、郭正亮、蔡正元、黃安、李孔智、游智彬、劉樂妍等兩岸知名人士外,還有福州高新區江口宋、水西林的台灣宗親,以及“湖北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台青王天山等,都在節目組的幫助、見證下實現了尋根謁祖的心願。
“在拍攝中我們意識到,許多尋親的委托和意願,是當事人的‘畢生心願’。無論是台灣還是大陸的宗親有不少年事已高者,我們的拍攝對於此類委托來說是‘搶救性’的。”艾珂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