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陸軍裝備的VBCI步兵戰車(左)和“藪貓”多功能裝甲車(右)。 |
中評社北京5月15日電/近期,隨著地區衝突的持續衝擊和美國戰略重心轉移,歐洲各國對“戰略自主”的需求愈加迫切。法國作為歐洲傳統軍事強國,正加快推進陸軍轉型建設,並力求形成示範效應,引領3月啟動的“重新武裝歐洲”進程。
實戰預演部隊重組
4月中旬,在法國東部斯特拉斯堡訓練場舉行的演習中,法國陸軍3輛“藪貓”多功能裝甲車突然脫離編隊,憑借地形掃描系統在密林中開辟全新路線。同時,後方指揮中心的智能化參謀系統立即調整作戰方案,將原本擔任主攻任務的VBCI步兵戰車轉為預備隊。報導稱,這場看似普通的戰術演練,實則是法國陸軍重組計畫的實戰預演。
法國陸軍此次重組,本質上是將傳統“師—團—營”的線性結構,解構為可任意組合的模塊化作戰單元。法國陸軍上校雅克·布法爾德表示,步兵營是此次重組的重點,將從目前的800人擴充至約1000人,並配備150輛裝甲車。這座“移動武器庫”既能拆解為4個獨立作戰的戰鬥連,也能通過數字化指揮系統迅速整合。
法國陸軍重組後將形成3類步兵營,共同構成多維打擊體系:裝備VBCI步兵戰車的重型營,如同“移動堡壘”,可在30分鐘內構築5公里縱深的火力網;裝備“獅鷲”輪式裝甲車的中型營,則化身“戰場手術刀”,混合動力系統使其續航能力達到傳統裝甲車的3倍;裝備“藪貓”多功能裝甲車的輕型營,則扮演“數字化斥候”,裝甲車搭載的量子通信設備能在強電磁干擾環境下保持200公里範圍內的實時情報傳輸。
每個步兵營還配備90輛支援車輛,其中,23輛是具備3D打印功能的野戰維修車,能在4小時內復刻出損毀零件的78%。這種自愈型後勤體系,使法軍步兵營持續作戰能力提升至北約標準的2.3倍。德國《明鏡》周刊評論稱,上述結構打破了歐洲陸軍延續70年的“主戰坦克+機械化步兵”模式,“法國人用模塊化魔方,砸碎了北約陸軍的標準化模具。”
|